孩子視力多少算正常?
2024-02-29
很多家長關心孩子視力多少才算正常?
他們將裸眼視力是否達到5.0(1.0)作為孩子視力是否正常的判斷標準,認為達到5.0(1.0)就說明視力正常;孩子視力達到5.0(1.0)就說明沒有近視。
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判斷孩子視力是否正常,一般來說,至少要結合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一、裸眼視力
裸眼視力是指未戴矯正眼鏡所測的5米外的視力表現力。
裸眼視力檢查是衡量視力健康的基礎性指標,目的是了解視力情況,篩選出高危預警人群。
二、動態屈光
動態屈光是指未使用睫狀肌麻痹劑散瞳消除眼的調節假象所獲得的屈光狀況。
動態屈光可以快速檢測出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數據,進行初步屈光狀態分類。
對于眼調節力較強的兒童青少年來說,靜態屈光(散瞳后)更能真實反映出他們的屈光狀況。
三、眼屈光要素與眼生理功能
眼屈光要素與眼生理功能包括眼軸長度、角膜曲率、晶體厚度等,通過眼屈光要素與眼生理功能的各項數值,可以了解孩子現階段的眼屈光發育狀況,是否偏離正常走勢(有無發育超前或滯后現象)。
年齡不同,視力標準不同
人類的視力發育,并非一生下來便是5.0(1.0),而是隨著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逐漸發育起來的。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不同年齡對應的裸眼遠視力范圍和遠視儲備預計值可以參考以下標準:
注意:裸眼遠視力和屈光度并不存在絕對的換算關系。有的孩子近視50度,視力也能達到5.0(1.0)。所以,判斷孩子視力是否正常不能簡單依靠“裸眼遠視力”,需要多項指標的綜合考慮、評價。
關于遠視儲備
很多家長不能理解為什么孩子視力是好的,但是被醫生提醒“遠視儲備不足,要注意用眼”。
眼屈光發育過程:遠視→正視→近視,呈不可逆趨勢。
遠視:指光線進入調節靜止的眼睛,聚焦在視網膜后,看遠、看近均需動用調節,更易導致視疲勞。
近視:指光線進入調節靜止的眼睛,聚焦在視網膜前,看近清晰無需調節,看遠模糊需動用調節。
正視眼:指光線進入調節靜止的眼睛,聚焦在視網膜上,看近看遠均清晰,看近需動用少量調節功能。
在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家長可以通過到專業的眼科醫院進行每3-6個月一次的監測孩子的“遠視儲備值”,了解孩子的眼屈光發育狀況是否正常。如果檢查結果偏離正常值太多,家長就需要特別注意孩子的用眼情況,進行科學干預延緩近視發生或者控制近視發展的速度。
相關新聞
2024-10-28
2025-05-20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
2024-11-06
2024-11-06
2024-10-30

預約掛號